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于7月12日~14日在辽宁沈阳举办。本届大会以“粮安天下聚合力产销融通促发展”为主题,聚焦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设置10万平米的展区,汇聚了超4000家企业与2万余位业内人士参会,共成交及意向签约各类粮油2512万吨、各类粮油机械19485台(套)配资炒股平台网,总金额868.5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作为推动全国性粮食产销衔接的重要平台,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已成长为国内粮食行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行业盛会,是观察行业发展的全景视窗。
本届大会有哪些新产品、新成果和新技术亮相?7月12日,记者走进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现场,探访粮食行业的未来新图景。
全谷物引领“新食尚”
攻克了全谷物产业化进程面临的多重技术难题,本届粮交会集中呈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展会现场,从主食正餐到休闲食品,全谷物创新产品百花齐放,成为众多主粮企业展区的“主角”。
“经过长期攻关,我们于去年年底成功突破多项食品工程方面的技术难点,研发出的全谷物燕麦奶具有多个领先指标。该产品不仅将总膳食纤维含量提升了一倍,蛋白质、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也实现了显著提升。”佳禾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研究院院长邢志强介绍。
据金沙河集团办公室主任刘笑微介绍,长期以来,苦荞挂面存在着面条成型困难、口感难以调和等诸多技术瓶颈,市场上难以找到真正的100%荞麦粉制成的100%荞麦挂面产品。
“经过我们研发团队的反复试验,今年成功推出了新一代100%荞麦挂面。令人欣喜的是,新品上市后表现远超预期,消费者反馈非常好。这一成功实践让我们更加笃信,全谷物产品的市场潜力与开发空间。”刘笑微笑着说。
作为全国挂面龙头加工企业,精细化加工也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刘笑微表示,将小麦的各个部位进行精细化处理,可生产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细分面粉产品。例如,针对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孩子,麦芯粉以其细腻口感和均衡营养成为理想选择;而对于肠胃功能较弱、易出现消化不良的中老年群体,易消化吸收的小麦表皮面粉则更为适宜。目前,集团的产品数量达到了千余种。
近年来,消费者转向“营养优先”,背后是消费观念的升级,健康粗粮、优质碳水理念随之兴起。这场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变迁,推动着健康消费提质升级。
消费帮扶取得新进展
走进消费帮扶展区,是一片升腾的食物香气,全国脱贫地区的各类优质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地铺满展台,每个展位前围满了试吃的人群。
粮食交易大会期间,全国脱贫地区粮油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同步进行,来自全国340个脱贫县的674家合作社和企业,带来上千种名优产品,促进脱贫地区企业农副产品走向“大市场”,帮助畅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
安徽阜南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定点帮扶县,通过粮交会现场展示区,记者看到了阜南县在消费帮扶政策下的新变化:粮食产业园铁路专业线、智慧中央厨房等一批重点项目先后建成,今年又有一批新项目正在积极争取纳入“两新两重”范围……
“阜南县今年有13家企业参展,数量比往年有所增加。今年我们特别注重避免产品同质化,加强县域内的产品合作。此外,今年年初,我们还启动了自有农产品加工厂房的建设。”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派驻阜南县洪河桥镇盛郢村第一书记孙旭明告诉记者,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是从当前的“产原粮卖原粮”和初级包装销售,向精深加工转型,延伸产业链条,以产业升级持续赋能当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
“十四五”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积极推广阜南定点帮扶的经验做法,目前全国有415个县建立了相应机制,带动小农户超100万户、农民合作社5000多家、家庭农场7000多个。同时积极推进脱贫地区优质粮油产品产销对接,先后有100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参与粮食及相关产业消费帮扶。
“藏粮于技”落地新实践
传统的粮仓平仓作业一直是粮食仓储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带来高粉尘环境、安全风险隐患等问题。在粮交会现场,中科芯禾(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智能平仓机器人系统引起业内关注。
平仓机器人在粮堆上有序作业,它们自主避障、精准定位,将高低不平的粮堆修整得平平整整。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在40乘以60米的6000吨的玉米仓里,仅用一小时就可以完成过去需要3~5天才能完成的平仓作业。
“我们的智能平仓机器人系统,不仅支持多机协同集群作业,5台机器人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1400平方米标准平房仓的粗平作业,更关键的是,平仓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的粮食损耗极低,有效降低了粮食在仓储环节的损失浪费。”中科芯禾(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霄说。
“过去平仓全靠人工,不仅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也不友好。”中储粮北京昌平库仓储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有了智能平仓系统,不仅效率提升了10倍,更重要的是有效解决了安全问题。”
科技创新赋能“藏粮于技”配资炒股平台网,筑牢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保障。“十四五”时期,全国1200多家粮食仓储企业参与实施高标准粮仓建设、老旧仓房升级改造,仓房隔热、气密等关键性能明显提升。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应用气调储粮技术仓容超过5500万吨。以平仓机器人为代表,智能粮情监测、自动通风系统、害虫防控机器人等一系列智能化的粮食仓储技术,正在重塑传统粮仓的面貌。(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雨晴)
银河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